在礦業開發過程中,企業往往通過承包方式進行施工或生產經營。然而,承包協議是否有效、合同履行過程中各方責任如何劃分無良醫生、無效合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都是礦業企業必須關注的問題凱發K8娛樂,。本文將結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發布的劉某訴某冶集團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案(
雙方當事人簽訂《承包協議》,約定承包案涉煤礦採礦區的露頭探槽採剝工程給另一方當事人,但該《承包協議》並未對工程承包事項的具體內容以及工程勞務費給付等進行約定,反而約定承包方具有經營自主權,並可通過銷售原煤獲得經營收益,且承包方需要支付承包費等,故案涉《承包協議》不具備承攬合同的基本特征無良醫生無良醫生,實質為採礦權承包經營合同。因當事人承攬工程的意思表示虛假無良醫生,承攬法律關系不能成立,合同效力應根據被隱藏的實質法律關系認定。
某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冶集團)對外發包已取得勘查許可證煤礦區的露頭探槽採剝工程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與承包人劉某簽訂《承包協議》。
《承包協議》約定劉某向某冶集團支付承包費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其具有經營自主權並通過銷售原煤獲得經營收益,劉某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和開採設計方案進行開採”等內容。後因某冶集團的勘查許可證被撤銷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雙方無法繼續履行《承包協議》無良醫生,劉某訴請某冶集團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其工程投入損失及經營損失等。
一審法院認為,《承包協議》實質上就是採礦權承包經營合同,某冶集團在未取得採礦許可證的情況下,“以探代採”與劉某簽訂的《承包協議》違反國家的禁止性法律規定應歸于無效採礦業。,當事人所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不應超過合同履行利益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某冶集團在案涉協議履行過程中,除了獲得承包費外再無其他可獲利益無良醫生,因此某冶集團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不應超過必要的限額,故判令某冶集團應當返還劉某承包費750萬元以及承擔自2009年4月撤場後佔用承包費期間所產生的銀行同期貸款利息大理石,。
《承包協議》的法律性質認定(是否含有採礦權經營屬性)、未取得採礦許可證情況下合同效力及無效後雙方損失責任分擔問題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
一審判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判令某冶集團返還劉某承包費750萬元及利息,並返還代繳罰款110萬元及利息,駁回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改判:最高人民法院部分改判無良醫生,維持某冶集團返還承包費及代繳罰款的判決,撤銷駁回其他訴訟請求的部分,改判某冶集團賠償劉某施工損失2000萬元。
法院認為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盡管合同表面上以“承包工程”為名,但從內容來看,實質上屬于“採礦權承包經營合同”。主要理由包括:
(3)礦業公司未取得採礦許可證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直接將礦產資源的開採權交由他人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違反《礦產資源法》的強制性規定。
(4)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礦業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5條,未取得採礦許可證而簽訂的採礦合同無效無良醫生。法院據此認定,本案中的《承包協議》屬于採礦承包經營合同,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由于合同無效,法院依據《合同法》第58條(現為民法典第157條)的規定,對損失分擔作出如下認定:
若承包方有額外的施工投入,法院會根據證據情況酌情判定補償金額(如法院判令某冶集團賠償劉某2000萬元施工損失)。
合同條款需清晰區分“施工”與“採礦”,確保承包方僅提供施工勞務,而不涉及礦產資源的開採與銷售。
本案充分體現了司法實踐中對採礦承包合同的嚴格審查標準。在礦產資源法律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礦業企業和相關從業者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避免因合同效力問題引發法律風險。